國際文憑小學課程(PYP)
圖1: 國際文憑小學課程模型
課程框架
所有國際文憑課程的核心都是學習者特質 – 我們希望所有國際文憑學生都能培養這些特質,使世界變得更美好。
國際文憑學習者特質
學習設計以六個跨學科主題為基礎(Year 1只有四個),這些主題具有持久價值,不受限於國際文憑世界學校和學生的地理位置或背景:
- 我們是誰
- 我們身處什麼時空
- 我們如何表達自己
- 世界如何運作
- 我們如何組織自己
- 共享地球
教師透過跨學科主題設計全面的探究課程,讓學生透過引人入勝、相關、具挑戰性和重要的學習經驗,探索具全球意義的「大概念」。
這些主題由六個科目支持:
- 語文
- 數學
- 科學
- 社會學
- 個人、社交和體育教育
- 藝術
這六個主題和六個科目共同發展:
- 知識
- 概念理解
- 學習方法——技能
- 學習者特質
- 行動
國際文憑中學課程(MYP)
圖2: MYP課程模型
概覽
智新書院是一所獲授權的國際文憑中學課程(MYP)學校。MYP提供一套理念和課程框架,以滿足11至16歲學生的需要。它旨在結合多個國家系統的最佳研究和實踐,以及國際學校的知識和經驗。
國際文憑中學課程(MYP)認識到早期青少年獨特的發展特徵,這個階段標誌著重大的身體、智力、情感和道德成長與變化。有鑑於此,MYP致力促進真實、整全、相關、引人入勝的學習經驗,並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識。國際思維貫穿課程框架,並通過國際文憑學習者特質表達。
這個框架為教師提供靈活性,以發展能回應學生需求的教學課程,這些學生正在理解快速變化的世界,並在學習與本地、區域和國際環境之間建立真實的連繫。
課程框架
國際文憑中學課程(MYP)在八角課程模型(圖1)外圍有八個科目組。所有學生都需要學習這些科目組的內容,每組的價值均等。這有助確保所有學生在Year 12和13作出科目專修決定前,都能獲得廣泛而均衡的教育。這八個科目組是:
- 語言與文學(前稱語言A)
- 語言習得(前稱語言B)
- 個人與社會(前稱人文學科)
- 體育與健康教育(前稱體育)
- 科學
- 數學
- 設計(前稱科技)
- 藝術組(視覺藝術、戲劇和音樂)
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 (DP)
圖3: DP課程模型
概覽
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(DP)是為16至19歲學生設計的課程。學生可以選擇修讀完整文憑課程或選擇個別文憑科目。DP被廣泛認可為最佳的大學預科準備,培養研究技能,鼓勵獨立學習和促進個人責任感。智新書院不會為學生排名,每個DP班級最多只有20名學生。
課程模型
完整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(IBDP)的學生必須修讀核心元素,包括:
- 知識論(ToK)
- 延伸論文(EE)
- 創意、活動和服務(CAS)
學生還需要從以下各組中選擇一個科目,其中三科為高級水平(HL),三科為標準水平(SL):
第一組 | 高級程度 | 標準程度 |
語言與文學研究 |
英文A:文學 英文A:語言及文學 中文A:語言及文學 |
英文A:文學 英文A:語言及文學 中文A:語言及文學 自修語言A : 文學 語言及文化
|
第二組 | 高級程度 | 標準程度 |
語言習得 |
普通話 B 西班牙語 B |
普通話 B 西班牙語 B 初階普通話 初階西班牙語 |
第三組 | 高級程度 | 標準程度 |
個人與社會(人文學科) |
商業管理 經濟學 地理 歷史 心理學 環境系統與社會 |
商業管理 經濟學 地理 歷史 心理學 環境系統與社會 語言及文化 |
第四組 | 高級程度 | 標準程度 |
科學 |
生物學 化學 物理 設計與技術 體育、運動與健康科學 環境系統與社會 |
生物學 化學 物理 設計與技術 體育、運動與健康科學 環境系統與社會 |
第五組 | 高級程度 | 標準程度 |
數學 |
數學:分析與方法 數學:應用和解釋 |
數學:分析與方法 數學:應用和解釋 |
第六組 | 高級程度 | 標準程度 |
藝術 |
電影 戲劇 音樂 視覺藝術 |
電影 戲劇 音樂 視覺藝術 |
如果選修環境系統與社會作為第3/4組科目,則可以修讀兩門藝術科目。IB文憑課程的學生可以選修最多六個科目,當中最多可選擇三科為高級水平科目。他們可以選修知識論課程和撰寫延伸論文。在智新書院,創意、活動和服務(CAS)對所有學生都是必修項目。
核心要求
知識論(ToK)
在這門跨學科課程中,學生探索所有學科領域中知識的本質。通過質疑假設並詢問我們對不同知識主張的確定程度,培養批判性思維。課程要求理解不同文化觀點,從而促進國際思維。
延伸論文(EE)
學生有機會研究個人感興趣的主題。通過撰寫這篇4,000字的論文,學生發展獨立研究和學術寫作技能,為大學階段的學習做好充分準備。
創意、活動和服務(CAS)
學生參與藝術追求、體育活動和社區服務項目。這種體驗式學習培養對學術領域以外生活的認識和欣賞。學生進行並反思具有實際影響的挑戰性活動,從而促進個人責任感。
國際職業相關文憑課程 (CP)
圖4: CP課程模型
智新書院除了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(IBDP)外,還為Year 12-13的學生提供國際職業相關文憑課程(IBCP)選項。該課程為這些年級的學生提供另一條學習途徑,使他們能夠進入高等教育。目前Year 11的學生可以在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(IBDP)和國際文憑職業先修課程(IBCP)之間作出選擇。
IBCP是第四個國際文憑課程(與PYP、MYP和DP並列),針對進入中學最後兩年並已確定特定職業發展方向的學生。CP允許學生專注於他們確知想要追求的學習領域。CP學生需要修讀至少兩門IB文憑課程(DP)科目,包含四個組成部分的核心課程,以及職業相關學習。
對CP學生而言,DP課程提供理論基礎和學術嚴謹性;職業相關學習進一步支持課程的學術實力,提供實用的實際學習方法;而CP核心則幫助他們發展終身學習所需的技能和能力。
CP的結構是怎樣的?
CP在其結構中包含了部分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(IBDP)元素,也體現了IB的教育理念和使命。
課程模型
國際文憑職業先修課程(IBCP)學生需要修讀四個核心元素:
- 反思項目(RP)
- 服務學習(SL)
- 語言發展(LD)
- 個人及專業技能(PPS)
學生還需要修讀二至四門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(IBDP)科目(可查看上述文憑課程資料了解可選科目詳情),可選擇標準或高級水平,以及一門職業相關課程。